热点正文

我市潭门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0年“幼小衔接”交流研讨会

A+琼海视窗 2020-06-18 22:56:29

  做好“幼小衔接”,能帮助学龄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阶段教育的平稳过渡,让幼儿有能力、有自信、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为推进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科学衔接,加强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沟通,6月17日上午,潭门镇中心幼儿园开展2020年“幼小衔接”交流研讨会,邀请了潭门镇中心学校李刚校长、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教导、学科教研员、以及一二年级老师们走进该园所,共同参于此次研讨会。

观环境,氛围营造大不同

  首先,参会领导和老师们在王园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园所的室内外环境创设。大家亲身感受了幼儿园与小学在环境创设上的截然不同,纷纷表示在充满童趣又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幼儿才能快乐自主地成长。

观活动,教学方式大不同

  紧接着,参会领导和老师一行人员走进班级,深入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安排,近距离观察幼儿园是如何上一节活动课的。发现幼儿是通过操作、体验、交流讨论来萌发对活动的兴趣,利用游戏、互动、小组合作等元素,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达到预设目标。通过观摩活动,参会领导和老师再次直面幼儿园与小学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的差别。

齐交流,剖析衔接工作重点

  观摩活动结束后,在会议室进一步进行面对面的探讨沟通。先由王园长介绍园所基本情况、课程设置、幼小衔接准备工作等方面情况。

  王园长强调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幼儿园在这个阶段会从行为习惯培养,入学心理准备 ,学习能力的发展等等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园长汇报结束后,各科教研员和一、二年级的老师们也纷纷就幼儿入学心理、学习习惯及生活能力、知识的准备等几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

  潭门镇中心学校语文教研员黄敏老师指出,一年级的课程已经大大改革,开学第一周对新生进行入学适应心理教育和爱国文化教育。根据教育专家、医学专家联合调查编审的一年级语文教材一学期只需认识300个字,学会写100个字即可。孩子在未达到入学年龄前骨骼尚未发育完全,不要太早过多写字认字,不然造成孩子脊柱和指骨畸形,影响可能伴其一生。

  中心小学执教语文的卢思余老师针对一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幼儿园画画、做记录时教师要注重幼儿握笔姿势是否正确,要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只有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才能为以后学习写字、写好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心小学执教数学的许飞飞老师指出,一味过早地学算术并不能学好数学,在上小学之前应通过感官、具体经验、实物操作来学习,达到寓教于乐,让孩子体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

  中心学校的韩卫畴教导对幼儿园要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倾听能力、表达能力、时间观念等。还要关注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大班下学期可适当引导幼儿不在学习活动进行时上厕所、走动等,形成较好的课堂纪律。

  中心学校符志保副校长对我园各类课程设置、孩子各项能力目标达成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同时详细了解幼儿园如何开展相关活动实现整体目标,还提出了小学今后将继续和幼儿园紧密联系,更新思想,与幼儿园同步合作,更好地帮助大班孩子轻松适应小学生活。

  会议最后,李刚校长做出了小结并在研讨会上强调,要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要防止小学化倾向,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办园成果,和小学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加深联系,共同携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活动结束后,当天下午王园长立即把上午研讨会交流出来的所思所获对全园老师进行二次分享。

  通过本次研讨会,拉近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距离,在对环境、课程、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现场观摩与对照反思中,小学老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幼儿园老师也明白了幼儿刚入小学时存在哪些具体问题,需要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积极对照引导。同时彼此也更加明确了各自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加强的工作,在接下来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和小学将进一步增进相互沟通,在更为开阔的视角上体现各自教育阶段的连续性,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为幼儿以后长远的学习与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黄洪

上一条| 潭门镇中心学校党支部召开2020年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

下一条|